时间:2022-10-22 22:37:29 | 浏览:1729
受益于下游需求,隆基绿能继续实现高速增长。
10月13日晚间,隆基绿能发布三季度业绩预告:经初步测算,2022年1-9月,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为864亿元-874亿元之间,同比增长54%-56%;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6亿元-112亿元之间,同比增长40%-48%。
隆基绿能表示,受益于下游需求的增长,在保证订单交付和质量的前提下,公司积极把握市场机会,采取灵活的经营策略以应对市场变化。报告期内,公司硅片和组件对外销量同比增长,投资收益和汇兑收益大幅增加,实现经营业绩的明显增长。
今年上半年,隆基绿能营收为504.17亿元,同比增长43.64%,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64.81亿元,同比增长29.79%。由此可见,今年三季度隆基绿能营收预计将超过350亿元,较去年同期增长约70%,环比增长约17%。
不过,尽管三季度业绩仍在快速增长,隆基绿能的股价最近两个月却进入了调整期。
截至今日收盘,隆基绿能跌2.85%,跌幅居于市场前列,报收47元,最新总市值3563亿元。
作为光伏行业垂直一体化巨头,隆基构建了从单晶硅片、电池组件以及下游光伏电站的完整产业链,但也受到上游硅料价格上涨的压力。
在如今的光伏行业中,硅料环节占据着全行业的绝大部分盈利。据国联证券测算,以M10尺寸为例,当前硅料环节毛利率高达83.9%,而下游硅片、电池片、组件毛利率仅分别为4.2%、7.8%、-1.5%。
自2020年初以来,硅料价格从73元/kg上涨至2022年Q3的303元/kg,累计涨幅达315%。作为下游环节,隆基的成本结构中,原材料部分占比就超过了70%。
此前,隆基的硅料通常以长期订单方式采购,硅料龙头通威为其主要供应商。但随着今年8月通威宣布进军组件一体化,包括隆基在内的组件企业股票应声而跌,光伏行业“内卷”加速。
不过尽管硅料成本高企,隆基凭借着龙头地位,仍然以出货量取胜。而本月初官方再次喊话硅料企业,硅料价格松动或许指日可待。
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,欢迎下载APP查看更多
上海百强企业榜单以上一年企业财报公布的营业收入作为排名标准,每年都传递出重要的经济发展信号。从2022年榜单来看,上海百强企业总体呈现较快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,营业收入、净利润等指标实。备受关注的2022上海百强企业排行榜于8月30日正式公布。
记者 | 白帆编辑 | 殷幼安3月18日,中通快递(股票代码:ZTO)公布了2020年第四季度及2020年全年的未经审计财务业绩。中通2020年快递业务市场占比提升,但由于激烈的价格竞争,净利润不升反降。财报显示,中通2020年全年快递业务
8月30日晚间,国内快递物流综合服务商“一哥”顺丰控股(002352.SZ)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,经营成绩亮眼:2022年上半年,顺丰控股实现营收1301亿元,同比增长47.2%,创下历史新高,实现归母净利润25.1亿元,同比增长231
来源:中国网财经中国网财经4月28日讯(记者 李静)近日,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(000596.SZ)发布了2019年年报及2020年一季报。财报显示,2019年公司营收与利润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,但2020年一季度这两项数据则出现了两位数
格隆汇8月25日丨青岛啤酒(600600.SH)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,实现营业收入192.73亿元,同比增长5.37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.52亿元,同比增长18.07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5.9
通威股份于2022年4月26日披露年报,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634.9亿,同比增长43.6% ,增幅为11年以来最高值;实现归母净利润82.1亿,同比增长127.5%;每股收益为1.82元。2022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46.
e公司讯,通威股份(600438)10月20日晚间发布业绩快报,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020.84亿元,同比增长118.60%;归母净利润217.3亿元,同比增长265.54%;基本每股收益4.83元。报告期内,公司高纯晶硅产品市场
TCL科技公告,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265.14亿元,同比增长4.52%;净利润2.8亿元,同比下降96.92%。截至2022年10月24日收盘,TCL科技(000100)报收于4.17元,下跌1.42%,换手率0.92%,成交量124.05
营收、净利润双双下滑!受疫情影响,下游客户需要不足,大族激光(002008)2022年前三季度、第三季度营收、归母净利润同比均双双下滑,其中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均超过30%,扣非归母净利润在第三季度更是大幅下滑超50%。据大族激光2022年三
格隆汇8月19日丨大族激光(002008.SZ)低开5.02%,报34.97元,总市值368亿元。大族激光18日披露半年报,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9.37亿元,同比下降7.33%;净利润6.31亿元,同比下降28.92%;基本每股收益0.